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咨询效果反馈    
职业规划咨询案例    
职业生涯规划模式    
职业定位与生涯规划咨询    
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解答    
职业规划咨询收费标准    
汇款帐户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规划咨询效果反馈
 
 

“抱着试试的态度谨慎地走在了这条路上,随后发觉我很适合做这条路上的主人公!”
 


这首先是一篇考研的经验分享,一个毕业四年、英语四级没过、三跨考研而最终成功晋级,这篇文章对有志考研的考生必将获益匪浅,涉及到主人公在备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苏先生于2011年11月咨询完职业定位与生涯规划,参加2013年1月研究生考试,并最终考上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


    这应该是我一年多以来第一次试着书面回忆、感悟自己这一阶段的体验,原本以为自己在做完职业规划后就会写一些类似的想法;在考研前也以为自己会写一些心得体会,事实上在那之后都有新的目标,让我无心回忆。这次也是在职业规划中国网龙老师的建议下才坐下来慢慢回味这一年。
   
    从
2011年十月开始讲起吧:从那时起就对当时从事的管理工作(快销领域)已经十分厌烦了,有人说我是到了瓶颈期了,可我觉得不像,更好像是一个已经无法忍受的磨难!很偶然的,在网上看到了职业规划中国网,就试着联系了一下,当时与我沟通的就是龙老师,很巧的是正是假日期间,他值班,我们就聊了很多,大多数情况都是我在说,就像初次心理咨询的人一样,满肚子的话不吐不快。之后过了一个月,我离职了,电话号也扔了,通讯录也永久收藏了,银行卡里的钱也拿出来shopping了,仿佛提前迎接“2012”了,这样的日子过了没几天就受不了了,有许多在职场挣扎的人很幻想有这样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顾的日子,在我最近从天津回哈尔滨的火车上还遇到位前辈,做到中层了,说什么也要不干了,要休息几个月,甚至两年,我跟他说:那日子真不是人能受得了的!没错!有的人有条件享的了这份福,大多数人真享受不了,每天睡到头疼才起床,吃着永远是饭的饭,开车看着永远是山的山,永远是水的水,看着毛爷爷只少不多,同学、朋友还都有自己的工作,只能陪你聊几次就说“哎,我这还有事儿先忙,改天聊。”这种感觉好像世界都在前进,但是你自己在静止,但人是不会静止的,是在倒退,没错,不是穿越,不是回到小时候,是最糟糕的那种倒退(这应该是同辈压力的影响)。
   
    正所谓否极泰来,闲久了就想找点事儿干,打开招聘网站,看到的工作,自己能干的工作千万,但在我心里都是一种工作,是我刚刚逃离的,我姐夫跟我说过,你要么还干这个,要么家里给你找个公务员,要么他有个朋友,是家企业的高层能带一下我,就这三条路。真的只有这三条吗?仿佛抱着广种薄收的想法,在职业规划中国网做了第一次职业咨询。这里要提一下,我当时对这个网站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的,所以三次咨询是一次次,分开一段时间咨询的,在这段时间里,我认同或差不多不排斥时才进行下一阶段的咨询。第一次的咨询告诉了我是什么样的人:
INFJ。时至今日我还是比较认同的,这是评价我的方式之一,我的NF比较突出,也就是直觉型和情感型,说实话,我知道真实的自己和理想的自己不一样,甚至预感到了是完全相反的,但是在大学的和工作的几年时间里我是试着去改变自己的强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做自己都认为无法实现的承诺,最后才发现:勉强自己未必就等于锻炼。这是一种透支。幸好我在崩溃的边缘时停了下来。这份认同让我继续了咨询之路。

    第二次的咨询告诉我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在这里我必须提一下的就是当时在收集二阶段的材料时问我喜欢什么我填的是:心理学、咨询之类的。当然我一方面确实有点喜欢这个,另一方面我喜欢的一些我自己都知道不能填,比如说漫画、动画(但我还真没什么绘画才能,因为我的空间能力测试比较低)闲呆着啥也不干。这些“爱好”是我自己都知道不靠谱的。而之所以会填心理学也是因为当时在工作时在机场看到几本类似《九型人格》《 色彩心理学》之类的应用类书,想着:心理学?也许多少有些帮助。

    但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三阶段的咨询,给出我适合的具体工作,具体路径,还真就是心理学,而且还有考研,考研?考研!拜托,我上大学以后自认为自己是属于社会磨练型之后就根本没学习过,一心进入社会来着,而我当时已经毕业四年多,让我回去参加中国第一考,有我最不擅长的英语,专业课方面还是跨考。还有比这更惨的吗(后来才知道我是传说中的“三跨”考生)拜托,电脑另一面的陈功老师,等了这么久就是这么个结果?这分明就是我之前填的兴趣里的一项兴趣啊,兴趣是什么?就是兴趣啊!有多少人会拿兴趣做职业,还能养活自己,少啊,少的可怜啊!拜托啊,老湿,太不给力了!(内心真实想法,望职业规划中国网的各位老师勿怪,陈老师勿怪)我对你可是寄予厚望的,不要上来不到
20分钟就是这么喷饭的结果啊,我都接不了话了,就是消遣,也让我们混个40分钟好不好啊!当时我还有更多内心吐槽,在这里就不一一描述了,大家能理解我的那种心情就好了——对这个咨询结果,完全的无法认同!终于在咨询的30分钟左右,我默默的打出了:陈老师,今天网络信号不好,听不清,改天再咨询吧。然后合上了本子。
   
    咨询结束了,但是我的内心一直无法平静,陈老师的几句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考研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你连考研的决心、努力都无法付出,那做什么都不会成功。可以不走考研这条路,但这是一条被社会公认的最好走的路,其他路(直接去给咨询师打工等)看起来容易,到了后期更难走。成功不是那么简单的,即使是做适合自己做的,也要很努力很努力的才能成功”我在网上,杂志上也试着联系了其他的一些职业咨询老师,其中一位跟我说了其实我可以不走这条路,凭着我的本科毕业证和工作经历完全可以进人力资源发展。我向她提出了我想试试的想法,她说,我感觉你不是在找工作,你是想要追回自己失去的一些东西,这样也好,念几年书好好想想。随后,就重新联系职业规划中国网,找了当初和我首次联系的龙老师,应该是因为年龄相近,再加上他在哈尔滨上的大学,感觉聊起来更轻松吧。这也是我们在咨询结束后能一直保持联系的关键。

    今天,关于咨询阶段的内容就到这里吧,我也需要缓和下,有太多的回忆一下子冲击过来了。
   
    接下来的复习阶段,我打算分心态与方法两个部分来讲。

    因为是学心理的,对自己的心态也很关注,职业咨询报告上说我可以做心理咨询师,但是我的性格中也有不适合的部分,比如说:我自己的心情波动太厉害了。很容易紧张、焦虑。所以我直接在当地找了位心理咨询师,这一年来也是有她不断的咨询跟随,而且这也是一种侧面了解我未来可能从事行业的途径。

    这一年的心情是起起伏伏经历来的,上半年的复习就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经常突然地紧张、焦虑,也在想办法解决,包括练习瑜伽,游泳,自行车(晚上从图书馆回去时骑得飞快,速度,可以缓解压力)念静心经,总之各种方法都用过,最重要的是对压力有合理的认识,这里我使用了心理咨询中的森田疗法:感受当下,为所当为。就是承认自己的心态,即使很焦虑、紧张也不要完全的想着去放松,而是该干什么干什么,该学习的时间就是去学习,行为上入境,心态就慢慢平和了,甚至都“忘”了自己的焦虑,紧张。心态的磨练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内心中把它当成一个“螺旋式上升,曲折中前进”的过程。最后的一个月内心的挣扎是最厉害的,偏偏复习到了最后关头,丝毫松懈不得。今年冬天又赶上历年不遇的冷冬,即使穿着最厚的衣服,一出图书馆整个人就凉透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晚上独自走
40多分钟,走在雪地上嘎吱嘎吱的脚步声。自己给自己找乐趣:有段路段,连续三个路灯都是有毛病的,一个亮另一个不亮,过一会儿又换过来了,我就跟它们对话,亮了,就告诉自己有希望,灭了,就告诉自己前路坎坷还得继续努力!每天都在内心中重复一句话: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持,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

    还有一个方法非常好,就是运用群体的力量,有的人选择找研友,我个人是适合自己学习的。我用另一种方法弥补
——报辅导班。报辅导班除了可以学习知识外,同学之间的友谊,信息共享其实非常有益,我选择的都是小班,这样可以有时间精力结交几个人,缺点是时间和经济成本要高一点。在暑期去了一次北京学专业课,下半年报了一个英语辅导班。这两个班上收获了知识,网罗了信息。

    说到搜集信息,就直接谈到了方法的问题上。我认为在考研这整个阶段要“知己知彼”!怎么解释它呢,你要知道,自己的能力,想要什么,又能付出什么;同时了解院校的情况,它的分数,教学情况,适不适合自己。

    拿我自己举例:我对考研一点都不了解,就搜罗信息,北京有几家心理学的辅导机构,跟她们了解,心理学考研分两种,一种是全国统考,学术型研究生,代号
312;一种是全国四十多所院校自主命题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代号347。具体的二者区别大家可以上网或是问辅导机构,我在意的是:二者效力学术型比专业硕士要高一点,专业硕士也是双证,也就是正规的研究生,不是在职那种单证,专业硕士好考一些,因为学校自主命题更有针对性,但是参考资料特别少,因为各个学校都不一样,国家给出了指导性大纲,许多学校不按这个来,有自己的书目,不同书目复习策略、重点都不一样。所以,选择了一所院校,基本上就不要换了。专业硕士比学术型早一年毕业,只有两年,学费比学术型贵50%甚至更多。考上之后的具体授课方式各个学校不一样,有的完全是按学术型那么授课,只是压缩了内容。有的根据专业硕士重新安排。而且考的是英语二比学术型的英语一要简单。根据我的情况,我选择了专业硕士,当时的想法是早毕业,早工作,考专业硕士可以冲击名校,因为当时才是第三年,预测竞争压力比学术型要小。(后期可以看到心态目的的转变,所以,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想法,正常来就行。)

    我在暑期之前把全国指导大纲的十多本书看了一遍,发现一些问题:跨考没有听过老师讲课直接看书是比较困难的,辅导班的初期视频又都是给去年冬天冲刺时听的课,讲的很笼统,不适合零基础,适合最后归拢总结听。去当地的大学听心理学课,时间和条件又不允许(这个方法是在校的大二大三的使用的)我只能一面尽量理解,一面找其他方法,当时用的方法是在网上找了一个卖继续教育课程的,其中就有北师大的心理学课程,是给在职、函授学生看的网络科,讲的很基础,因为太耗时间,我就看了普通心理学。就这样到了暑期,当时的心态可以说是相当忐忑的,对自己能否考上根本没什么信心,每天我都毫不怀疑自己第二天就会放弃。这中间就有个小插曲,复习到暑期时看到有宣传出国留学的,根据我的情况咨询了去香港留学,问了我姐意见,她的话点醒了我:你要是就是想留学还好,可你是因为考研遇到挫折,想放弃这个理想,幻想另一个理想···。

    暑期去北京学习专业课学了十多天,这几天里我了解到了:考心理学专业硕士的人,几乎都是奔着北大去的,这就是说我们的想法都是差不多的,这时我就意识到:绝对不能跟风,北大、北师的淘汰率是相当高的,我即使拼劲全力进了初试,复试时和人家本专业的还是没有优势。但又选择哪个院校呢?根据我的要求:想要留在北方,学校要好,竞争情况要尽量小。我选择了南开大学,南开是当之无愧的名校,但是它的心理学比较偏重社会心理学,它的专业硕士,仅仅接受往届生,不接受应届生(淘汰掉了很多竞争对手),采取周末授课这种在职授课的方式(我可以第一年学习,第二年找工作),而且南开实验统计测量这三科只考一个测量,对于我十分有利,因为对于一个没有基础的人,这三科要想搞明白是很难的,北大靠实验这科淘汰学生,北师靠测量统计淘汰。

    我单独说一下确认目标院校的重要性,尤其针对自主命题的,现在很多学术类考生也已经是学校自主命题了。因为考研报名时间是整个十月,最后确认时间是十一月初,很多考生就在报名时报好几个学校,然后不断的犹豫,直到最终确认。我个人是十分反对的,因为这会影响你整个十月份的心情和复习状态,早下决定,定下了就一无反顾!

    有了具体目标,下半年的学习效果完全不一样了,在复习英语之余看心理学书对于我已经是一种享受了。没错,享受这个词毫不夸张。看南开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因果关系,再结合着自己内心的调整,我发现我学心理学的过程就是一种内心“补完
的过程。不断的回忆自己过往的事,想想当时各种人的反应的原因,许多事情就明白了。这是唯有学心理的考生才能享有的吧。

    说到考试那天,就得再次说下专业硕士的考试特点,必须要针对该院校复习,哪怕该学校的资料再少。拿南开来说吧,它的书目和全国指导大纲是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辅导班最后给总结的资料帮助有限,相当有限,仅仅帮助大家总结下知识,把书本上的内容变成考题,熟悉一下转换的思维,这是远远不够的,我又上网上找专门做各个学校考研资料的,可选空间非常少,最后也是被骗了。好在南开的考研办公室卖往年真题,虽然只有两年的内容,我也买来了,试着做一做,分析分析出题重点。最后在考试时第一道名词解释:反射弧,就是它往年真题原题!整场考试下来(专业课是最后一天考),完全考出了自己的水平,出了考场后是十分轻松的!

    最后出成绩时总分也是我的理想分数,只不过,专业课的分数尤其高,而英语差
3分。总分再比分数线高,小分不过线也是不行的。与南开无缘。接下来就想试试调剂。此时我犯了一个重大失误:我选择了在家,等院校分数线,等院校调剂信息。大家要知道,掌握信息对考研是十分重要的,我本来就不是应届生,周围就没有几条信息来源渠道,到了最后即使是印象中最快的网络(贴吧,论坛,研招网)都是不够的。应该在得知自己第一志愿院校没有希望时,认真的做一份自己的简历,附上成绩单,考的各种证书。多复印几份,直接去预选的其它院校的研招办,找专门负责的老师,给他自己的简历,留个印象,有调剂时他们都会先看这一批,最后还是招不满时才在研招网上贴出剩下的调剂名额。这个时期是最考验“嗅觉”的时期。

    虽然我在调剂时没有抢占先机,但好在我的总分高,还算有点优势,最后被天津师范大学录取。这里我要再说下,知己知彼。之前我都是按南开来准备学习生活的,去天津看过天师之后,越发感觉这所学校也非常好,虽然不是名校,但是心理学在全国非常强,发展与教育方面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国仅两所),它的教学氛围非常严谨,专业硕士的教学也不逊色于学术硕士。经过重新规划,我又有新的发展路径了!其实天师更适合职业规划网给我规划的发展路径。因为南开,吸引我的只是因为名校光环。而想在心理学领域中做到专家,对我这个跨专业学习的人来说更为严谨认真的教学氛围,实力更强的研究能力才是更重要的。还有学校所在地也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是相当不均衡的,学校过于偏远,绝对会影响将来的就业发展。

    我要说下另一种情况:二战,就是再来一年。这也是很多学子的选择,毕竟很多人对于自己的目标还是很坚持的。但是我要介绍下客观情况:
2013年官方记录的毕业生是有699万人,为历年最高,加上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就业形势严峻,今年选择考研的学生我用一个词来形容:井喷!各个院校报名人数比往年都多了,比如南开,我选择它就是因为可以自然排除掉很多应届生的竞争对手,但今年人数依然比去年多一倍。天师也一样,这样的直接结果是今年的分数线高,淘汰率高。这就预示着明年,考研形势会更严峻,选择二战的大概会想自己学的更透彻,但是其他人也是一样啊!所以,我并没有选择二战南开或是其他更好的学校,虽然名校的确吸引人,但回过头看职业规划,我是需要一个公认的平台。在这里也要告诉将来要选择考研的人,务必谨慎,决定了就全力付出,我选择的是脱产考研,很多人面对职业规划时想谨慎些,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最后再冲刺一下。我并不反对这种方法,但它真的仅适合一小部分人:要么有一定基础;要么同时具备耐心和毅力。更多的人是不断着重复着奋斗的话语一年又一年,最后自己也不相信了。我知道这种方法不适合自己,选择的就是放手一搏,毕其功于一役(这句话在历史上是错的,但在这里使用是可以的)!

    再来说说英语的复习吧。可能有人会想我的英语不是考的不好吗,还拿来说什么。“世上没有失败,不是得到就是知道”我英语失败也有失败的经验,我现在也在总结,哪些方法好,哪些不对,怎么改正,而且直到现在我确认考上了,也没有停止英语的学习。有个学员说的好,欠的债是迟早要还的,我们很多人以为毕业后英语就和你拜拜了,但是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上,我们发现英语不是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而是越发出现的多了,更重要了。

    我的英语基础很差,学习方法也不对,我在复习的后期做了一个选择,报了一个辅导班(我这里不是不是鼓励大家都报班,而是再一次阐述“知己知彼”你要知道你需要什么,你怎么得到)这个班型的好处就是天天上课,天天学,跟上高中一样,讲课也讲最基本的,因为他面对的学生就是一批要求分数不高,过线就行。我建议这种班是你最后的选择,因为它耗时长,我就是因为每天英语的学习时间太多,严重影响了专业课的进度,在最后一个月时不得不全力冲击专业课,而使英语松劲了(英语不是学自行车,学会了一辈子不会忘,得天天学才能保持状态)最后英语差了南开英语小分分数线
3分。那么,以我现在的观点前期应该当时怎么做能更好一点,不至于走到这一步呢!

    基础!英语的基础就是单词,长难句,语法。前期单词不是看,是要背。语法长难句不是看书,是要动手练,有学,有习。基础不好不要一味做真题,反复做真题这个方法是给基础扎实后冲击高分用的。还有,很多人喜欢追求解题技巧,现在出题能考技巧解决的越来越少了,因为出题组也要靠题目把考生分出个三六九等,现在考研人越来越多,辅导班讲技巧的越来越多,他们又不能都出偏题怪题,怎么办呢?就得把能靠技巧解决掉的题减少再减少,比如说“选你
may”这个比较常见的技巧,在考研阅读真题中有may的选项正确率是很高的,但是我们的英语二试卷里,根本就没有may。还有,我靠着技巧做题,一篇阅读5个能对3个,最后正确率就是上不去了,总结发现,往往都是基础的单词问题。所以,前期甚至中期的重点尽量放在基础上吧。

    回忆到这里能想到的,能说的也就差不多了,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有机会看到这里,中国传统文化对坚持到底的人历来比较厚爱,我这里也不能免俗,我简单总结一下:以讲故事的方式讲了我的咨询经历;谈到考研时又分成心态和方法两部分,方法中着重介绍了面对心理学的方法,侧面讲了英语的方法。在这里我想让大家有一种印象的就是:我在面对职业与人生困境时问:难道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这时职业咨询网告诉我:根据你的情况,你可以走这样一条道路。而我抱着试试的态度谨慎的走在了这条路上,随后发觉我很适合做这条路线上的主人公,越走越开心,越走步子越大,速度越快。但我依然在路上,依然在努力的走着,依然有重新选择的可能,现在面对这一切,仅此而已。

苏先生在咨询后一直跟我们保持联络,他对我们的评价是:
    你们这家机构很好,在后续的跟踪服务方面做得很好!相对其他的机构就不行了。
 

 
 

职业规划机构 | 职业规划机构地址

 

粤ICP备05010235号-1
版权所有:广州市牧羊人营销策划顾问有限公司 成功职业指导中心 所罗门人力资源中心
售后服务:(020)3477 0852